学术活动
学会新闻
通知公告
学术活动
发布日期:2020-02-22

【会员行动】科学防治,尽快打赢疫情抗击战

大规模传染性疾病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按照医学科学特别是传染病学规律,全国一盘棋,统筹资源,科学防治,精准施策。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,目前我国已扭转最初的被动局面,进入稳定防控与诊疗时期。为尽早取得疫情抗击战的胜利,必须尽快在特效药、疫苗和抗体上取得突破,不断优化分层分类诊疗体系,完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系统,加强应急物资保障力度。通过人财物与信息时间空间的优化,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1、协同开展科研攻关

医学科学研究涉及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、药学、护理学和预防医学等多个方面。从研究现状来看,在基础研究方面,尽管已经掌握病毒基因组序列,但病毒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。在药物研究方面,只有经过初步筛查比较的推荐药品,个别已显现治疗效果的药物(如:洛匹那韦/利托那韦)尚未完全通过人体临床实验验证。在疫苗研究方面,尚无有效疫苗。李兰娟院士认为:疫苗仅在实验室研制成功就至少需要三个月。在抗体研究方面,已开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浆制品和特免球蛋白的制备;但采血范围有限,抗体尚未进入批量制备阶段。在中医药研究方面,中药处方和中成药在临床治疗期的不同阶段,发挥了重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;但无法直接杀灭病毒,对重症患者的效果不明显。研究工作尚不能满足现实防治需求。

在重大疫情面前要与时间赛跑,必须建立协同攻关机制。首先,要充分发挥我国体制的优势,整合高等学校、研究机构、疾控中心、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力量,突破现有的医药研究体制和制度障碍,建立完备的生命医学创新链,才能早结硕果。其次,要严格遵守疫苗和治疗药物从研发到量产程序,利用协同中的监督机制,防止偃苗助长和利益交换行为。第三,要保持开放姿态,尽快与全球领先的医学研究机构合作,实现信息共享,在尊重主权前提下接受国际技术支持和协助。

2、分类实施精准诊疗

针对目前疫情严重、资源有限的情况,首先要对病人应收尽收,否则会产生巨大的安全风险和隐患;同时要根据疾病轻重缓急,实行分级隔离和治疗,以保证有限资源发挥最大作用。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,降低病发率和病亡率。

    病人分类的前提是检测。检测资源短缺、耗时较长、操作复杂,仍是当前面临的问题,造成病人无法及时得到诊疗。要推动建成大通量的检测中心,实现检测的便利化,减少病人在排队和等待过程中的感染机会,并赢得治疗时间。努力实现检测、确诊及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转诊治疗一条龙。

    重症病人的治愈率是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基础,必须建立完善精准的治疗体系。要组成专家组进行巡诊,认真制定诊疗方案,建立24小时监护并报病危的制度;针对重症病人中老年人偏多的现象,要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和疑难病例讨论,防止并发症的出现;在目前诊疗方案不完善的情况下,要根据病情的发展变化尝试多种治疗方法,特别是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。

3、尽快完善公卫体系

从宏观上看,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一直从属于医疗体系,致使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受到严重忽视,相关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,利益相关方难以形成合力。为此,需要树立现代公共卫生安全理念,将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战略纳入国家安全战略,重塑中国当代公共卫生治理体系;大幅提升公共卫生政府投入,补齐民生短板;启动修订《传染病防治法》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》,建立多元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机制。

能否快速战胜疫情,隔离防控工作是保障。目前只对患者确诊后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,存在漏洞。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表明:患者在出现明显症状前1周就有传染性,出现症状前4天已经有很强的传染性,因此,迫切需要对患者出现症状前1周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认真排查,才能真正实现隔离防控的效果。

    在方法和手段上,要尽快建设覆盖全国的“公共卫生监测与预警大数据系统”,通过实时下载电子病历数据信息,监测病毒、细菌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;通过大数据挖掘,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。同时,尽快建立全国应急大数据平台和指挥调度中心,强化中央指挥力度和统筹调控手段。

4、统筹调配医疗资源

目前,医药防护物资短缺等问题仍然难以完全解决。在抗击疫情过程中,筹集好、管理好、使用好医疗防护资源,有利于治病救人,有利于预防控制,有利于社会公平和谐。

要通过公开透明的措施合理配置医疗资源。一是要公开透明,在权威网站(如政府网、纪检监察网)设立专门板块,将各医院的床位、各类捐赠物资、各种捐赠资金的数量及其使用情况公之于众,为需求方提供信息并接受社会监督。二是要合理配置。对于紧缺的医疗物资,既要重视疫情重灾区,也要兼顾其他地区。既要重视大医院,也不能忽视发热门诊和基层社区卫生中心。捐赠物资配送时应当编码并上网,通过手机扫描物资二维码,实时查找物资的动向。

具体内容详见科学防治,尽快打赢疫情抗击战.pdf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教育系统工程专委会

2020年2月22日